舊文: Pompidou之街頭藝街論

(寫於2009年4月6日)

今日去完教會,打算去著名的Centre Pompidou – Centre national d’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。因為今日是四月第一個星期日,全部musées都免費。(雖然由四月四日開始只要是二十六歲以下的所有musées跟monuments都免費。)怎知,才搭métro去到,就看見門口排了最少六七十個人,最少都要排半個至一個鐘頭才進得去。好,放棄。過兩天才去吧,難得年輕。

中心外有一大片空地,有不少的人在坐著談天、hea、曬太陽,當然少不了看街頭表演啦!見有一大人坐著我,我也去找了個好位置。我剛到時有兩個年輕人表演中國搖搖和體操。我想是因為他們年輕吧,所以在表演裡加入了許多和觀眾interact的元素,更懂得取悅觀眾。畢竟他們都了解,觀眾越看得開心,他們收到的錢也越多。之後,有個法國人表演類似circus小丑類的表演,跟小朋友玩、請他們坐在最前面、邀請觀眾幫他戳穿隱形的氣球等等的表演。雖然簡單普通,但由於他表情豐富、動作誇張,卻更惹人發笑。不過,在其一舉一動之中亦能看出他是一個專業的賣藝者,每一節表演都經過他細心思想和安排,並受過表演的訓練。

我是實實的欣賞他肯穿著全身黑色緊身衣、彩色橫間襪子與妖精鞋為人表演。他尊重自己和他的表演。可是,有說英文的學生卻不甚認同。先不研究他們來自何方(憑他們的口音,其實該是美國人吧)。但他們由一開始便大聲放聲說表演者的衣著gay,說他很無聊、不知所謂,說他要嚇壞小朋友等等。究竟他們有沒有思想過這也許是他們從未接觸亦從未學會欣賞,而叫做「藝術」的東西呢?他們只知道來巴黎要購物買手信走名勝,卻不會靜靜地欣賞巴黎的街頭文化。在這裡,人們在街頭表演,不是乞食,是一種職業,用以維生。有人在métro每日用saxophone吹同一首名曲,有人在聖心教堂外每天把自己全身塗成白色扮石像,有人用足球玩上十多種不同的tricks;但那也是一種以表演維生的方法。就算不懂得欣賞,都至少學會尊重別人的專業吧!無論如何這也是法國所擁有的一種文化。如果到巴黎旅遊時都不懂得打開心窗去接受新事物新文化新環境,那不如一開始不要來。

最後,每一個被邀請的小朋友都看得非常高興,從他們小小的掌心把一個個銅色的錢幣放到黑色的帽子裡,還一直拖著表演著的手叫嚷撒嬌。只有那十多個學生很沒趣地離開。大家來巴黎時所帶回去的是不是只有物質,在這時一眼就看出來了。

Previous
Previous

舊文: 香港人的身分認同

Next
Next

舊文: 搭訕